这两年过得实在有点紧巴。
主要原因是2023年初在老家买了一套房。当时手头现金不够付首付,于是从银行贷了一些信用贷,补齐首付款。买下来后,每个月除了商业贷之外,还需要还一笔信用贷。如此一来,每个月工资就去了将近一半。
还款两年后,信用贷终于还完了,每个月只需要还商业贷,相比之前轻松了许多。回想起来,我从毕业起似乎就一直在还债。
2016年毕业,当时每个月到手工资才 3500,交完房租基本只够日常生活花销。2017年结婚,连拍婚纱照的钱都是父母出的。2018年父母给首付买车,剩余部分是车贷,分3年还款。接下来孩子出生,日常花销更多了。2019年,担心小孩上学的问题,父母再次给首付买房,剩下100万公积金贷款分30年还。接着就是2023年在老家买房,除两年的信用贷之外,又多了30年商业贷要还。
现在之所以轻松一些,是因为公积金能覆盖公积金贷款的数额,而老家那套房的商业贷每月还款数额不大。接下来短期内肯定不会去买房买车,或者搞装修之类的大动作,先让自己喘口气。
我的同事有许多是本地人,同样的收入水平,他们比我过得轻松潇洒得多,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负债。房子是爸妈的,和爸妈一起生活,后者甚至还能用工资来补贴他们的生活。所以,这些同事的工资就是纯收入,吃住都不花钱,自然就可以到处旅游、看演唱会、买喜欢的东西。
事实上人基本的生存需求并不高,我们活得如此累,主要还是因为透支了未来长期的收入,买了超出其实际价值的东西。譬如房子,第一套我买在了山顶,第二套则是冲动之下买的,也不知猴年马月才会用得上。所以,消费时,无论是便宜还是贵,都要冷静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。不要为无用的、多余的东西浪费血汗钱,更要避免透支消费。
先缓缓,等手头宽裕了,我会想办法提前把老家的商业贷还清,给自己再减少一些债务。毕竟这个错已经犯下了,接下来就要努力弥补,最终把它消除。